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
欢迎投稿本网站
主页 > 理财 >

老人初用智能手机 要警惕可疑链接和虚假理财

发布时间:2017-06-20 22:09   来源:新闻互联网    作者:采集侠

  智能手机已经逐渐成为退休后老年人生活中的标配。和让子女们苦恼的“经常性转发各类网络谣言”相比,刚刚进入“互联网+”生活的老人,突然面对经由智能手机袭来的各类电信诈骗,防范能力几近为零。即使以往在各类传统媒体中无数次见到揭露各式骗局的报道,真的事到临头,还是照样中招。根据市公安局网安总队和360反诈骗平台的统计,在60岁以上、新近开始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的老年人群体当中,伪基站发送的诈骗链接、虚假高息金融理财、冒用热门电视节目名义虚构中奖等最容易得手。

  故事

  入手智能手机后老人频点可疑链接

  因为几天前又不慎点击了手机上收到的可疑链接,袁老先生被女儿埋怨了多日。幸好老先生手机上没有手机银行、微信钱包等涉及金融和财产的内容,并未遭受实际经济损失,但手机通讯录上所有联系人却都收到了写有袁老先生姓名、带有同样病毒链接的短信。

  这让几乎同时收到来自父亲诈骗短信的小袁夫妇相当担忧。女婿虽然心存不满但不好说什么,女儿小袁却好好“教育”了一番自己的父亲。

  “以前在家里也曾经提及过电信诈骗的事情,但那时只是跟他们说,电话里接到什么说有快递包裹没拿的,有线电视欠费的,直接挂断,千万别理会。那时候老人还用的是一台功能机,只能打电话发短信,涉及网络诈骗的还不算明显。”小袁告诉记者,自从老人换了智能机,短时间内光是点击链接的事情就发生了三次。

  “前两次里,一次是说‘孩子在校成绩下降,点击链接看看原因’;另一次是伪基站用了银行的号码,说有9000多积分要到期,点一个链接就可以换900多元现金,可老爷子根本就没有这家银行的银行卡,点进去干什么呢?”

  儿女苦口婆心的提示在老人那里被无视了

  小袁最苦恼的倒还不在于这些,而是在给老人买了智能手机之后,曾经郑重地提醒过父亲:凡是短信里带的链接,一个都不能点,哪怕是真的也不要点。但是显然,苦口婆心的提示,在老人那里被无视了。她觉得,以老人现在的精神状态和理解力,已经没有什么能力对抗日益花样翻新的各式骗局了,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听不看不点击,从源头制止骗局往下发展。但不知什么原因,自家老爷子越老却越不服老,年轻人讲的事情,总也听不进去。家人的规劝在他那儿如清风过耳,公交车上一个陌生人随口说点什么,倒是一直记在心上。

  小袁说,幸好老人现在还玩不转手机支付,等哪一天在微信红包里存上几千块,也到处去扫码付钱,再这么胡乱点击可疑链接,就真的要有教训了。“以老爷子的心态,损失几千块事小,发现自己上当受骗,恐怕得先把他自己气个好歹的。”小袁说。

  现象

  虚假金融理财类诈骗老人最易中招

  和袁老先生乱点链接却没实际遭受损失相比,更多的老年人所受损失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。

  据来自360公司的统计,过去一年中,反电信诈骗系统内接到了114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诈骗情况反映。其中,44人因金融理财类诈骗遭受损失,平均损失金额72008元;22人在虚假购物类诈骗当中中了招,人均损失1500元。被身份冒充类的诈骗欺骗的损失最高,平均每人114400元,好在此类骗局中招者只有5人。

  在他们当中,上海市民彭老先生的遭遇相当典型。他被手机上一个“投资1万到3万,保本保息”的信息吸引,于是搜索到了某投资管理公司的页面,被其中的投资收益吸引。平生小心谨慎的他在一个声称“高收益低风险”的投资类别中注册,投资了1500元。其后,果然按照该公司网上提供的说法,分两次各获得了60元收益。

  眼见投资回报不错,又发现该公司网络系统上弹出了“一次性充值1万送5%现金”的消息,他一时头脑发热,分两次共充值了2万元。但在这之后,该公司的网页就再也打不开了。至此,彭老先生亲身实践了一次“你盯着人家给你的利息,人家盯着的是你的本金”的标准骗局。

  虚假购物的诈骗发生比例不低,好在平均损失额度相对较小。天津市民陈老先生说,他于2月27日晚上10点多搜索金钱豹餐厅,找到了一家团购,购买了7份每位138元的晚餐券,共计966元,通过工商银行转账,获得了一点优惠,实付937.02元。刚刚付款,陈老先生就有点犯嘀咕,次日他给天津金钱豹餐厅打电话,发现餐厅根本不认这种晚餐券。

  陈老先生觉得自己是被骗了,于是跟网站客服联系,对方要求他写一份书面的退款原因,48小时之后可以退款。结果时隔不久,客服也不在线了,网页也打不开了,而且在打不开的网页上还出现了一个“这是假冒的团购交易网站”的提醒。这时候他才确认,真的上当了。

上一篇:新闻网理财课堂报名:带你了解政府债券类投资
下一篇:p2p投资理财平台如何选?理财通、你我贷、钱来也

分享到:
0
最新资讯
阅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