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具新闻影响力网站
欢迎投稿本网站
主页 > 财经 >

干洗客创始人于海洋:2B还是2C,是不能犹豫的问题

发布时间:2016-08-17 16:58   来源:未知    作者:爱华

  To B or to C, that is the question.

  犹豫,是哈姆雷特人性中最大的弱点,以至于他失去了复仇的机会。

  前两年一阵B2C的大风,无数创业者纷纷加入争夺C端用户的大潮中,而如今惨淡现状,创业者也面对必须面对这个问题:是继续直接2C补贴,还是转型到2B的业务模式,还是直接死掉?

  别犹豫了,不然哈姆雷特就是你的悲剧。

  01

  2C,是一袭华丽的袍,里面爬满了虱子。

  互联网经济来临之后,BAT雄起,2C成为一统江湖的大势,这些年你在互联网领域创个业,你说你是做2B业务的,大家都觉得你没出息,因为2C的人口红利与巨大爆发力,加上资本市场的算法,实在太诱人了,让大家杀红了眼。

  的确,在我的创业路上也为此付出过代价。一开始我们介入O2O生活服务的领域,业务逻辑特别简单:C端获客,众包线下取送员,整合供应链。但是很快发现是个大坑:

  一是获客成本已然非常的高,获客成本已经超出了财务算法的意义。几年前美团的流量50%来自百度,虽然需要支付大量的流量费用,但是仍然值得投入,后来实在太高了,就开始地推,地推原本不是互联网打法,是成本最低化的打法。时至今日,通过互联网各大流量口获客成本已经高的离谱,钱都不算钱了,O2O领域综合获客成本大致需要300-500元/人,加上竞争流失与补贴优惠,预期收益为零或为负,基本上失去了获客的意义。

  二是供应链与服务梯队整合红利基本消失。所有人都在抢线下服务人员,由于成本的透明化与资本的大规模介入,成本大幅上升。如滴滴Uber争夺专车资源,饿了么与美团争夺配送人员,甚至平台直接补贴供应链端,平台获得服务能力与供应链资源,基本上都是靠大资金野蛮补贴获得,小团队这个时间介入已无立足之地。

  但正是这些2C疯狂的个案,让成千上万个2C项目跟风做起来了,我身边有不少估值已经超过10亿以上的项目仍然活不下去。2C模式让创投圈进入一种相互绑架局面:2C故事大,业务逻辑看上去走得通,项目热了起来,资本只能向热点流通:不然谁来接盘啊!这不,一轮一轮的泡沫起来了。

  但是2C的模式骗子太多,傻子明显不够用啊,当然最可怕的是自我欺骗。

  说到底,2C业务走不通,大部分原因是历史机遇的问题:现在的获客流量太贵了啊!

  我的创业公司(干洗客),虽说是去年融了一些钱,但是如果按照之前2C的策略烧,明显是无底洞,我们深入思考行业特性后,调整策略转型到B2B2C的业务模式去了,马克思说:生产关系影响生产力。这一下子就活了:共享比管理成本更低,开放比封闭服务质量更稳定。半年内我们就开通了100多个城市的业务,不用直接补贴并利用本地化资源,财务上也实现了正循环。我发现更多人把利益放进来时候,我们更健康更稳定了。

  2C是一袭华美的袍,只有穿过的人才知道被虱子咬的痛苦。

  02

  前几天,我参加了人民网创新部的胡主任组织的上海互联网创业家聚会,大家对Online与Offline,2B与2C展开了讨论,对我启发很大。

  我发现我们为什么费那么大劲把原本在线下的业务搬到线上来呢?无非两点:

  一是降低两个成本:服务成本(不用线下开店,虚拟库存);获客成本(范围大范围延展,重复消费与粘性)

  二是效率提升与服务优化:省去线下周转环节,生产直达用户,减少沟通损耗;服务大家,降低用户购买成本,优化消费体验。

  我一直认为:一切业务模型都是财务模型。

  财务模型讲求成本与收益的关系。一个项目有没有价值那就要看:它在哪一个环节降低了行业成本/提升了行业效率/或是优化了消费体验,这三者本质上都是财务问题:获客成本/销售半径与速度/销售量。

  说到这儿,我就想说说啥叫个“互联网思维”。本质上就是获客的边际成本降低,销售速度变快,销售半径无限延展的思维。这是互联网特性的优势,是需要我们在各种具体业务中习得的一种思维方式。

  所以线上线下不重要,上不上网不重要,重要的是获得这种以财务模型为核心的业务构建能力。

  如今这个时代需要的高度协作,一个项目有几十个专业团队协作都很正常,你不可能吃所有的肉,那就要想清楚你该赚那份儿钱,就做出那份儿力气。

  03

  咱再说说2B。

  以互联网为核心能力的创业项目,2B的意义在哪儿呢?2B模式本质上就是在转嫁市场成本与共享预期利润,阿里的淘宝就是典型:我只做货架,你来卖货,双方构成一个完整的商店,然后赚了钱大家分。

  很多的业务类型,并不适合直接2C的业务模式。比如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项目几乎全军覆没,如果你的商业模式是把众多的供应链环节砍掉,那注定了你要承担这些环节所需要的成本。最近看到很多生鲜电商的死掉,恰恰证明了供应链不是你想碰就能碰。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哪一个敢碰供应链?京东?它的成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,当然目前的京东仍然在巨亏中,要是一般的创业公司早就死过1000回了。

  如果说2C是直接与别人抢生意,那么2B就是跟别人合作做生意。C端是最终买单者,你2C就是跟原来的商家抢生意。而2B则是合伙一起做生意,大家一起分钱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2C是你一个人的生意,而2B是大家的生意。2B的阻力更小,格局更大,容易卷入更多社会资源而形成平台式的利益联盟,更容易立于不败之地。

  举个例子,我的师兄一直在室内垂直绿化业务上耕耘多年,做了很多经典项目,技术成熟,资源众多。前几个月他咨询我是否可以加一下互联网思维啊,我说好啊,但是要看你怎么个加法了,做个APP就互联网了?当然不是,互联网思维还是财务模型思维的延展,我只让他考虑那几件事儿:如何降低获客边际成本,如何加快销售速度,如何延展销售半径,以及你赚的是哪一份钱。考虑好了这几个问题,你就加上互联网思维了。我这个师兄很厉害,最近找我说他想清楚了打算做2B业务,招募各地合伙人一起发财,把渠道资源都让给合伙人,让合伙人在各地全权运营,让合伙人赚大头,他只输出技术,供应链与品牌建设,靠规模形成势能壁垒,最近他在招募合伙人一起干,我觉得靠谱。

  曾国藩说:利众谋寡,说的也是一个道理。利益要分给大家,事情才能做大,往往是你赚的钱越少,你才能做的越大。

  毛主席的“统战思想”非常值得我们学习: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,才能赢得革命的胜利。必要的时候我们连地主,资本家都要团结,而不是镇压。

  其实商业项目也要看格局与谋划能力,难道2B不就是联合垂直行业里的利益相关者一起革命,一起发财的战略么?少了一帮对手,多了一帮帮手,一负一正,胜败立判。

  04

  前两年2C一阵大风,让无数创业者折戟沉沙。今年2C泡沫破裂,大家又要跟风2B,我也看不懂结局会如何,不过就如我之前写过的,反正主流市场都在做的事儿,大家要谨慎了,跟风失败的概率非常大。

  从历史数据看,很多运营模式本身的问题会被历史机遇所掩盖,当然很多设计精巧的项目也因时机不对而不能存活。细数如今的互联网巨头早期发展野蛮并粗放,大部分是用规模体量去掩盖运营漏洞和业务的不合理性,但瑕不掩瑜,先做大后做强也算是历史的选择。如今的创业虽需精细,但是生意终归是生意,不同阶段做不同的策略,更需谋划与应变。

  所以在没有钱给你烧的情况下,还没有死的2C创业公司,急需找到存活的路径。已经有业务基础的创业公司,从2C转型到2B,从烧钱获客转型到整合B端获客,以2B的业务形式达成2C的业务目标,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运营策略。

  从大方向上来,如今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下,运营能力大于技术能力,整合能力大于专业能力,融资能力大于业务能力。

  活下去的能力大于一切能力,不下牌桌才有翻身的机会。

  2B or 2C,这是一个不能犹豫的问题。

  PS:于海洋,干洗客创始人CEO,连续创业者。哲学系出身,爱思考爱逻辑,半个自媒体人,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交流:子大鱼(zidayu)

 

上一篇:数字货币的趋势-----罗克币(RKcoin)
下一篇:医加壹荣膺“最佳医疗服务领域投资案例TOP10”

分享到:
0
最新资讯
阅读排行